封面故事
慢食創意
「所有外來的規劃往往是在與真實生活斷裂的情境中進行,但結果往往都不是我們地方人真正要的。」一位居住在台東的長者,曾經這麼語重心長地道破對政府計劃、外來規劃團隊和顧問公司的不信任。這對總是關在台北辦公室構想各式方案的郭麗津,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提醒。
「官方推動的計劃,會邀請民間機構執行,但常常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;能不能更貼近東部這片土地一點,讓政府單位與規劃者能真正回應在地需求?規劃,更重要的是有地方參與。」郭麗津一心想要「落地」。
「每天在一個地方生活,更真實看到地方的生活形態。」她今年春天移居池上,並創辦自己的城鄉創意顧問公司。
由一級變三級
台東縣政府觀光旅遊處近年推動「一個人的產地餐桌」計劃,以在地食材設計慢食創意料理,並舉辦慢食套餐選拔。作為計劃協同主持人的郭麗津,在池上逐家拜訪,訪尋在地風土食材如何成為餐桌上的慢食材料。
如果只是消費,在這裏相遇的旅人,不會珍惜腳下的這片土地。
台灣都市人、成團的大陸「自由行」遊客,紛紛慕名來到池上,但大多匆匆吃個便當就走。小眾、一個人、一家人的深度旅遊更為罕貴。而要連接本地人與遊人,餐桌是相遇的最好地方。真材實料的鄉野雜糧從哪裏來?花兩個小時吃一頓飯,便可以認識當地人與土地。
「我們輔導業者以在地食材設計特色餐點。這有別於團膳,這樣的慢食套餐不講求量和速度,不僅讓背包客吃好的料理,也邀請他們聆聽業者的故事,了解在地文化。一級農業也能蛻變為三級休閒產業。」
郭麗津向農人宣傳最短食物里程,發掘在地食材。「不一定要開店或經過廚藝訓練,才可以走出來分享,尋常媽媽們也有故事和手藝。」當地有一位很會做饅頭的「阿婆婆」,以發芽糙米、米布丁、米饅頭等,做成養生早餐而獲獎。以前這位單親媽媽經常做米饅頭寄給遠方唸書的孩子。子女不在身邊時,她曾經感到很孤單。後來卻在選購有機好食材過程中領悟到,「人與自然環境連接在一起,我其實不會孤單。」
友善連接
「他們原本的東西已經很豐碩飽滿,我們只是鼓勵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,也鼓勵人與人的友善連接。」當地有的店家只做早午餐、有的只做下午茶、有人精於咖啡,他們主動互相轉介。
「農民將自己擅長的東西分享給遊客,卻不懂得如何收費。若單純與金錢邏輯套上關係,那農村便會被都會化。這跟樂天知命、順應自然的價值隔離很遠。」有勝出的店家知名度大了,團客蜂擁而至,小店變得擁擠。郭麗津見到的卻是,有店家反而主動減桌,「如果好好吃頓飯、喝杯咖啡的最佳人數是十人,那麼就保留十人的狀況。當『阿婆婆』的套餐愈來愈多人光顧時,她感到疲憊了,後來每天只招待十個人。她想喜悅地服務每一個客人。這就是我們所鼓勵的慢食精神。」
「我們常聽到地方人以一種很缺乏自信的口吻說:『哎呀!我們就是很鄉下啊,也沒什麼。』可是只要你有一杯茶的時間,和一位當地老人家聊上幾句,就發現這個地方其實『很有什麼』。」
「做社區營造,我們更樂於見到本地人的主體性。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誰,這樣才有地方感,不再受外面的影響。」郭麗津舉例,客家社區近年流行「花布」,她向當地老人家打聽,方知道藍衫和藍染才是客家文化象徵,外來力量正在影響他們,甚至指鹿為馬。另先民的「走桌婚宴」也十分有趣,早期每戶家庭都只有一組桌椅,宴客時就要到處張羅桌椅,並由親友幫忙扛到會場。這種「扛桌凳」的習俗已消失了四十多年,值得好好傳承下去。
金融海嘯後遺症
在城鄉規劃過程中,郭麗津不斷反思,農業生產進入專業和規模化之後,人們只是論斤斷両來計算作物產值,只看到那塊土地上的經濟價值。當休耕田愈來愈多,農民不做生產,只管賣地給都會人蓋農舍,良田便大量消失。土地徵收更將良田變工業基地、科技園區。大規模開發了土地資源後,農業卻在走下坡路。「農業是我們的根本,有農業才有好的生活品質。幸好,愛護農業的小眾力量在興起,友善農友也在增加。」她觀察到,2008年金融海嘯後,出現了明顯的返鄉潮和移居潮,都會年輕人和農民二代返鄉歸農,反省土地與個人的關係,有的承繼家業,有的轉行轉型,追求新的生活形態。
在池上住了半年,她一臉幸福地說:「這樣才更接近生命的本質,你所需要的,都可以由土地來滋養你。每一口呼吸,都真正可以好好呼吸!」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