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頭布美
馬上裝的演變
攝影:徐子豪
部分圖片由
生活空間 布頭布美
我在運動方面沒什麼天分,卻經常在夢中騎着馬又飛又跳。曾讀過一個關於元朝蒙古人的故事,也許是令我在睡夢中策馬奔馳的原因,可惜已記不起身上穿什麼樣的服裝,應該很瀟灑吧。古代曾有「急裝」一詞,其中一種是指在馬背上活動的裝備:講求舒適實用、便於行動,自成一體。
褲子源自胡裝
翻查中國歷代服飾資料,必會遇上關於褲子源起的故事:為了對抗游牧民族的騎馬軍,在公元前307年,趙武靈王頒下胡服令。胡服有別於當時中原地區人民寬衣縛帶的服裝,為了方便行動,胡服衣長齊膝,褲子緊窄,採用帶鈎,腳穿皮靴。因為漢人的生活節奏源自農耕社會,主要以寬衣蔽體,下身毋須特別保護,當兩腿需要跨上馬背,採用具速度的動作時,便要包裹和保護腰下的部位。
馬褲的演變
印度北部的拉賈斯坦邦,歷史上曾受波斯及蒙古文化的影響,男子精通馬術,而且是馬球能手。騎士穿的褲子,是上肥下窄的軟棉布款式,斜紋裁法使膝下緊貼小腿,穿帶束腰,有點像窄身睡褲。1897年印度焦特布爾(Jodhpur)地區的馬球隊,出訪英國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鑽禧大典。印度隊在比賽中勝出,令馬球成為上流社會的新時尚活動,那簡單的印度軟布褲,順理成章地被英國裁縫師改成極複雜的新款式,配上皮靴,自此成為英國身份的象徵。到了1920年代,女子、軍隊也陸續起用作制服,如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、納粹首領希特拉的威嚴造型都少不了這種馬褲。時至今天,在彈性物料主導下,馬褲早已擺脫肥大的屁股造型,演變出緊貼腿形,款式只留下兩膝內側的布幅,用途依然是為了避免跟馬身磨擦。
清朝馬上寬衣
清朝王室是滿州族人,也是馬上的民族,然而清裝卻一改前朝的交領寬袖,定性為窄馬蹄袖,且以鈕扣繫衣。其中一件於晚清年代武將穿著的「十三太保」裝,可說是最上鏡的馬上服飾:有一件背心,胸前橫開一襟,有七對鈕,左右兩腋各三對,共十三顆。滿語叫作「巴圖魯」,即勇士背心。一般是穿在袍褂之內,用作禦寒,若覺得身體發熱,可單手從外衣領襟探手解鈕脫下,毋須脫去外衣;方便馬匹一邊飛馳,馬上人一邊脫衣,多好看的畫面!
組合設計
清朝的長袍,在其兩側及前後、中間都有開衩,方便活動。一件稱為「缺襟袍」,在右側前腳更有一幅以鈕扣連上的方幅,平常扣起有如一件完整長袍;騎馬時會將這幅方布撩高繫上,方便跨腿騎馬及開步射獵。跟我們現今戶外活動服的長褲可拆開變短褲、外套拆袖變背心,一衣多用的設計概念類同。
今天的修身旗袍兩旁開衩,也是源自清裝,方便活動。不過在過去百多年的近代歷史中,旗袍卻演變成更高衩、更窄身的款式,這高衩似是只為亮出美腿,與馬兒生活拉不上關係。希望這些與馬有關的新裝,在馬年會有更多新意。
附加內容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