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ading
每個人心裏都有美荷樓
攝影:梁俊棋
「我覺得石硤尾才是『香港人』的真正起點,或較詩意說,它可以是香港人的故鄉。」《美荷樓記—屋邨歲月.鄰里之情》作者張帝莊說。
1953年聖誕夜,據說因為某戶人家打翻火水燈,令石硤尾木屋區發生沖天大火,逾五萬人無家可歸。為安置災民,政府於翌年4月,在區內建造八座徙置大廈,當中包括美荷樓—這碩果僅存的「H」形徙置大廈,六層高,堪稱香港公營房屋雛形。美荷樓自2004年關閉後,由「香港青年旅舍協會」將它「活化」成為有129間客房的青年旅舍,最近正式開業,並設「生活館」展出過千件公屋舊物,重塑當年的單位、公廁、店舖等。
書中記錄了十三個舊居民的真實故事,當中不乏熟悉的名字。導演羅啟銳於《歲月神偷》中,十號風球下全家守護鞋舖屋頂、窮小子戀上富家女的情節,是其真實寫照;當年「掹衫尾」到皇宮戲院看戲的導演吳宇森,也來自石硤尾徙置區,他試過被人淋鏹水,同時見證黑道中人的有血有肉。「在這絕望的世界,他找到另類的,浪漫晚上在走廊帆布牀寫詩和數星星。」
還有義結金蘭的「七姊妹」,七個工廠妹,在同一廠房負責量度和檢查衣服尺碼。因當年時興七公主,她們分別以陳寶珠和蕭芳芳為偶像,但不傷和氣,並在「水喉腳」旁結拜,「以前要制水,屋邨樓下就有水喉腳俾人裝水。」
張帝莊花了十八個月採訪著書,以口述歷史填補美荷樓人去樓空的蒼白,他發現在這場大火和公屋政策之前,大部分香港人只是過客的心態,「大家只會自稱客家人、潮州人、福建人。自從53年那場火,卻開始意識到:這裏是我屋企!後來一起見證香港起飛。」
在五、六十年代,美荷樓擠迫「立雜」,120呎空間住上五人,300多人共用公廁浴室,「食白粉和劈友是見怪不怪」,卻有庶民熱鬧和人情。採訪過程中,張帝莊發現當年居民生活如「真人真事版的七十二家房客」,鄰里間小至借鹽煮飯,大如夾錢助人解困,總一呼百應,義不容辭。「當年大家討厭警察,不抗拒黑社會,因後者較有義氣。哪個在廚房爐底有刀和白粉,也不會出聲。」生活也來得格外知足,「經歷過最黑暗,也瞓過街,可以上樓住,有劫後餘生的同舟共濟和面對逆境精神,這些價值和感情,貫穿世代,使『香港人』意識慢慢抬頭。」張帝莊說。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