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讓更多農民放棄用農藥,友善耕種?如何讓更多消費者吃當季、吃在地,支持小農?工業化令消費者和農夫距離變得遙遠。永續關係需要有人主動站在中間牽線。幾位關心農業的都市女子,將「四手聯彈」:吳美貌輔導部落做有機栽種,顧瑋做農產品加工和行銷,蔣慧仙做出版,淦克萍負責品牌形象設計、食材發布會……香港台北貿易中心主任孫至誠透露,今年香港進口台灣水果增長高達55%。其中芒果較去年增長逾三倍,蓮霧市佔率約九成七,而楊桃和芭樂則逾九成九。「台灣食品口味適合香港,包裝精美,又有創意,融合日本風味。年輕人一開始種植就有特色,有營銷的概念。」 孫至誠說,當地青壯年投入農業和食品工業,令食品研發上有創新,精緻農業亦吸引不少年輕人回鄉發展,為農業注入新動力。例如在宜蘭種梨,為了避雨禦寒,農民為梨花撐起一個個小雨傘,形成有趣的景觀。又有農民將過期牛奶發酵後,澆入土壤做芭樂營養液,牛奶芭樂風味特別芳香。「相比香港,台灣的創業成本低,小企業較容易立足。」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、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觀察到,近年台灣社會興起一股「從土地出發、向農村學習」的氛圍,呈現一股農藝復興的氣息。她形容,農耕是一場技藝,而農藝復興是指小農生產的復興,以農為本,並非指資本農業的生產量提升。「愈來愈多人將農耕當作生活的選擇而返鄉務農,將之當做美學創作養分。文創團隊將回到農村當作職業和生命寄託。」她形容,青年世代愈來愈明白,發展必須要慢下來,要反省單向擴張的發展邏輯,取而代之是主動尋找城鄉共好、永續生活的未來。這股農藝復興的力量,可能會成為社會改造的力量。在她看來,這實際上是全世界在極端物質主義控制下,試圖掙脫找出路的一個共性:要麼面向心靈探索、要麼面向土地和人類的勞動。「台灣很幸運的是,有小農生產基礎作為龐大後盾。」